- (0)
13年前,陈英俊只是我市一名普通的外来务工者;如今的他,在永康逐步成长,锻炼技艺,多次获省、市烹饪大赛一等奖,为各大酒店输送学生几百名,他的人生在永康这个第二故乡发生了重大转折。
陈英俊只是永康众多外来务工者的一个缩影。据统计,2017年,永康的外来务工者达54.98万人。如今,新永康人享受到了社会保险、就业服务、劳动合同、工资支付、义务教育等方面越来越多的同城待遇,他们和本地人一起,成为和谐社会的共建者、发展成果的共享者。
只要有能力
就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晨曦微露,当大多数人还沉浸在美梦时,新永康人陈英俊已开始一天的忙碌。从磐安来永13年来,陈英俊从最初的厨房领班,到西厨主管、西厨厨师长,一路成长为永康宾馆餐饮部行政副厨师长,技艺得到了肯定。
陈英俊是较早来永的外来务工人员之一。20世纪80年代初,由于民营经济的迅猛发展,劳动力需求量大,永康吸引了大量外来务工人员。外来人口从1995年的1.9万人增至2000年的6.9万人,2007年的28.65万人,2017年的54.98万。
这些新永康人或务工务农,或经商从政,凭着吃苦耐劳、奋发向上的精神,为永康的发展贡献力量的同时也收获了事业和生活的成功。
缙云姑娘黄美媚就是其中的代表。这位2008年入职道明光学担任后勤专员、宿舍管理员的80后姑娘,踏实肯干、勤奋学习,一步一个脚印,成长为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并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传递了永康好声音。
“永康这座城市包容性很强,干事创业氛围浓厚,只要你有能力,你就会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成功机遇。”正是感受到永康这独特的魅力,黄美媚还在永康成了家,成为一名“永康媳妇”。
居住证制度改革
让新永康人有归属感
2015年,湖南人李思颖身体不适,去医院花去不少钱。李思颖想到在老家有医保,就去咨询市流管所的工作人员能否转移医疗保险关系。工作人员告诉她,申领“浙江省居住证”后,就可以参加社保,转移医疗保险关系。李思颖当即就去市流管所申领了一本居住证。“有了居住证,就可以享受到更多同城待遇,对我们这些流动人口来说真的是一件大好事。”说到居住证给自己带来的便利,李思颖露出了幸福的微笑。
2014年9月,永康被省政府确定为居住证制度改革试点县(市)。同年10月31日,永康正式启动了居住证制度改革试点工作。作为金华市唯一的居住证制度改革试点县(市),永康的居住证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倍受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关注。随着工作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流动人口对居住证的申领条件及其使用功能有了全新的认识,积极咨询并申领居住证。
“浙江省居住证”持证人可以和本地人同等享受图书馆、博物馆、体育馆、公园等科文体娱公共服务设施,参与居住地村(社区)管理,参加工会组织并享受各项“关爱活动”政策等。“浙江省居住证”持有人还可以按规定在永康办理出境相关手续,享受单病种产分娩限价优惠和孕前优生检测、计生公益金补助以及政府各类培训补助。“浙江省居住证”持有人积分达到一定分值的,其本人及随行直系亲属还可以申请积分入户、积分入学、 积分入住、积分入医、积分救助五项特惠待遇。
“有了居住证,孩子就可以在永康的公办学校读书、可以申请公租房、报考机动车驾驶证、购车买房等。此外,拥有居住证的新居民,可凭证在金华全市进行图书借阅、公共车辆乘用、门诊挂号等服务,到部分超市和影院还可直接享有会员折扣。”在得知领取居住证可以享受的诸多福利后,成功申领到居住证的章玉树感慨地说,“这本证让我们这些新永康人有了保障,在永康生活有了归属感,越来越多的新永康人选择在这里安家落户。”
改革开放40年以来,新永康人群体出现了代际更替,我市充分考虑到这一群体的特征,尽可能地为他们营造参与公平竞争的环境和氛围,提供更加公平公正的公共服务,让他们能够随着城市的发展而获得发展和进步。新永康人与父辈相比,他们的文化和教育水平有较大提高,在制造业和服务业中的就业比重呈上升趋势。
身在异乡“种文化”
直把他乡当故乡
“我们来自五湖四海,与你相约在华溪江畔;我们带着不同的乡音,来这里实现相同的梦想……”一首《新永康人之歌》,道出了新永康人的深情。前来我市工作创业的外来人员越来越多,他们已经成为我市经济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并逐渐融入了这里的生活。他们在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同时,还向我们展示了热心、无私、奉献、敬业等优秀品格:
“最美老板”杜光华,寒冬飞身跳江勇救落水同事,献出了宝贵的生命;重庆大叔吴安建,将所有积蓄都用于做好事,累计帮助了上百位永康人和外地人;楼国辉从事环卫工作多年,但从未违反劳动纪律,总是出色地完成各项日常及突击任务……
近年来,新永康人成了“种文化”的主力军,满足广大百姓的文化需求。今年8月11日,市作家协会完成换届工作,41岁的新永康人胡树彬当选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新永康人黄田、张乾东担任作协理事。胡树彬来自贵州纳雍,经过第二故乡的磨砺和培养,胡树彬练就了“生花妙笔”,如今在哈尔斯工作,先后担任文化部经理、总经办主任等职,目前为公司党群办主任兼报刊主编。胡树彬、黄田、张乾东在我市工作生活多年,笔耕不辍,以作品融入了本地作家群体。这也是市作协首次吸收新永康人进主席团和理事会,体现了一种地域间的融合和文化视角的平等、和谐。“永康文化气息浓厚,包容性强,我很喜欢这片土地,今后我会多为像自己一样的外来文学青年服务,团结更多基层一线作家。”胡树彬说。
身在异乡“种文化”,直把他乡当故乡。“新永康人”的文化艺术促进了外来务工者与当地人和谐相处,增进了外乡人与本地人的感情。
自2013年开始,我市推出十佳新永康人评选活动,入围的候选人按区域划分,有来自湖南、湖北、江西、云南、重庆等省市,及浙江省内其他地区;按行业划分,有来自医疗、农业、教育、公安等行业;按岗位划分,有行政管理、研究所课长、医师、财务总监、企业负责人、一线职工、种粮大户、工会主席、巡特警、幼儿园园长、企业报主编、钢厂工人、驾驶员等岗位。由此不难看出,新永康人已经融入了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正是有来自五湖四海、天南地北的新永康人的奋进努力,添砖加瓦,才有了永康今日的荣耀和辉煌。
□记者 徐灿灿